详细说明
嵩山少林武术学校武德教育一:忠于国家民族少林武术学校http://www.shaolinsiwy.com/kechengshezhi/
武德教育是忠于国家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。历代以来的仁人志士均视“寸寸山河寸寸金”“甘心赴国忧”。在武林人士身上,这一优秀武德传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。如少林有诗歌道:“罚惩恶歹忠国家,永为民族功绩创。”乃有爱国思想存于其间。诚肯筋骨废弛,不能报国:东海可移,此志莫易;磨练筋骨,留以有待。”许多武林人士都是这样,抗击匈奴的李广将军,抗击金兵的岳飞将军,抗击倭寇的戚继光将军,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关天培将军,以及“灭洋”的义和团众,均出身于武林,是武林爱国爱族的杰出英雄。
嵩山少林武术学校武德教育二:仗义济民
中华民族的另一优良传统,是仗义济民。陈子昂指出:“圣人不利己,忧济在元元(百姓)。”范仲淹有名言曰: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这些名言,正是其显示。武林也有类似的话语,如《少林歌诀》的“永为百姓解困苦,普度众生扶危困”“惩制恶霸和歹徒,解救黎民济良善。”在武林人士中,实践了这一点的为数不少。宋朝武陵农民钟相宣布:“法分贵贱贫富,非善法也。我行法,当等贵贱,均贫富。”,为此,他领导农民起义,国号“楚”。“边兵”出身的李白成也以给百姓“均田免粮”为口号,发动了起义,推翻了明朝。至于“路见不平,拔刀相助”者,更是所在多有。武校招生www.shaolinzs.com
嵩山少林武术学校武德教育三:诚信谦让
孔子主张“言必信”,古谚云:“谦受益,满招损。”由此可见,我国人民对诚信谦让的高度重视。武林人士同样十分讲究这些。司马迁即曾大力肯定游侠:“其言必信”,“已诺必诚”,“既已存亡(使将亡者得存),死生(使将死者得生)而不矜其能,羞伐其德”“盖亦有足多者焉!”对于武林人士来说,“自当从良师,又宜访高朋”,“理不明,延名师;路不清,访良友。”
嵩山少林武术学校武德教育四:勤奋艰苦
凡是到少林参观的人,看了练功堂(千佛殿)里武僧站立的地方陷下去几寸深,无不为他们的勤奋、艰苦的练功精神所感动,无不衷心地啧啧赞叹。的确,少林武功之所以出类拔萃、名扬天下,完全是由于代代武僧的勤奋、艰苦的练习。他们的歌诀也展示了这一点:“七十二艺须苦练,春夏秋冬不休闲;每天练习数百遍,持恒定然成好汉。”所以拳谚说:“要想武艺好,从小练到老。”“夏练三伏,冬练三九。”这也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的体现。“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”。这类话语都凝结着我国人民的美德。
上述是嵩山少林武术学校武德的基本内涵。当然,嵩山少林武术学校武德还表现于其他方面,这里便不赘述了。研究武德,对于今天很有现实意义。一方面,可以帮助传授学习武术的人们,另一方面还可以供其他人借鉴。
文章转自少林武术学校http://www.slsyzsb.com/news/shaolinsixinxiao/1309.html
招生电话:15890029002 0371-558558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