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说明
中华武术,博大精深。嵩山少林武术学校认为,要想领略武术的真谛。一般来说,一个人的习武历程,大致上要历经四个步骤:训练、历练、体悟、顿悟。之后,才真正步入武术殿堂,领略武术的真谛。少林武术学校http://www.shaolinsiwy.com/guanyuwomen/xiaochangjianjie/
由于每个人的资质不同,有的只经过了“训练”阶段,就停步不前了;有的从“训练”到“历练”,也就满足了;有一定资质的人,可以达到“体悟”的境界,这已经是融会贯通,集百家精华于一技的创造之境,很不容易:只有极少数人,能够跳出所学武术本身来反观武术,从而认清武术的真谛,所谓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,这便是“顿悟”,能顿悟,便真正称得上一代宗师。
训练和历练是被动的,即为学习阶段,这两个阶段是师傅主动教、武术(门派)主导,训练者需去适应师傅和门派;到了体悟阶段,就可以抛弃一切师傅和武术门派,能自行“悟”到一个新的境界,但这个境界还是需要不断磨练和修炼才能悟到;顿悟不同,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,忽然有一天豁然开朗、恍然大悟——“原来是这么回事!”顿悟者就从原来的高手水平上升到大师水平了。
领略武术真谛必须历经的四个步骤之一,训练。训练,指刚入门时,学习某一种拳法,由师父教授,完全听命于师父的安排,完全按照师父制定的规矩去做,于是由不会到会,由不懂到懂,不能到能;此外,训练阶段的习武者,本身一定要去适应某一拳术的风格,比如练太极拳,就要做到如绵绵细雨,行云流水,绵里藏针。做不到,训练当然就不合格,当只有完全能体现该拳的风格特点,掌握该拳的要点时,训练才算合格。可以这么说,本阶段是入门阶段,也是最主要的阶段,这一阶段犹如基石,打得越扎实越好。完成了此阶段的人,在该拳派里,当然是数一数二的高手!这一类人,叫“拳手”。
领略武术真谛必须历经的四个步骤之二,历练。如果“训练”是指精修、精深而言,那么“历练”就是指博采百家了!一个拳手如果已经完全继承了本门的武术,到社会上,还是称不上高手的。他必须涉猎其他各门各派的武术。当然,这个“练”,就不必一一俱练,而是捡有用的练,练到骨节眼上。比如,完成了太极门训练的人,出师之后,还需另投明师,找另一个太极师父,或形意,或八卦,兼而练之,经此一番历练,数载苦功之后,他就有了很大的进步,技艺自然比“拳手”要好得多了。这一类人,叫“好手”。武校招生www.shaolinzs.com
领略武术真谛必须历经的四个步骤之三,体悟。经过“历练”的好手,虽博采了百家,但难以融为一炉,到了一定阶段,他要参考大量的各门各派的打法,然后在各门各派的打法上悟出自己得意的东西,经过千锤百炼后,又与人家试试高下,此即“体悟”阶段。“体悟”即“体认”与“心悟”(思考)并重,此种人是实践家,他必定要自己动手,把自己训练成一个“武术试验品”,这种人简直是武痴,必定极端好斗,今天向这个挑战,明天向那个挑战,以验证自己所悟!此类人,称为“高手”。目前武林中好战者均属此类。此类人虽达融会贯通阶段,但依然欠火候,难以达到“炉火纯青”之境。
领略武术真谛必须历经的四个步骤之四,顿悟。经历顿悟的人,才真正有资格称为“大师”。顿悟的过程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,当一个人即将顿悟时,心中必定非常苦闷:自己虽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,但这仅仅是“集百家之精华为一炉”而已,从境界而言,并无大的突破!到得后来,似乎天下的武术,不过如此,各有所长罢了,任谁去练哪门那派武术,都只能到达这个境界,似乎已经到达顶点了!
资质好的人,在苦闷的思索,思索,那当然不是创什么拳派什么招式,思考什么东西有时自己也搞不清,就这样混混沌吨的思索。他要完全放弃训练,完全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思索,整天痴痴呆呆,形如傻人,这是“大智若愚”的最好写照!忽然有一天,他好像“灵光”一闪,悟到了什么,然后沿着这条路想下去想下去,在一夜之间把什么都想通了,于是,“大师”产生了,崭新的拳派也产生了,这就叫“顿悟”!
嵩山少林武术学校介绍,一般登入武术殿堂,悟到武术真谛的习武者,都要经过上述的四大步,武术的学习才算有所成。
文章转自少林武术学校http://www.slsyzsb.com/news/shaolinsixinxiao/1147.html
招生电话:15890029002 0371-55855888